关闭

金职故事

汤汤:在充满局限的生命中寻找热爱

作者:王霄萍 朱正皓发布时间:2024-07-14浏览次数:19035文章来源:师 范 学 院

汤汤,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她曾就读于普师965班,班主任是黄可滃老师。汤汤曾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奖、《儿童文学》擂台赛金奖,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代表作有《到你心里躲一躲》《水妖喀喀莎》《门牙阿上小传》《绿珍珠》等,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日文等多国文字。

   


     

自卑到自信的飞跃

访谈伊始,谈及对母校的美好回忆,汤汤第一时间想起的便是对她影响至深的吴旬初老师。汤汤直言自己曾是一个普通至极的学生,“不会画画,唱歌跑调,演讲张不了口,体育还只能勉强及格”。那时候的汤汤在多方面都缺乏自信,甚至感到自卑。然而,在吴旬初老师的一次文选课上,汤汤的作文被当作范文念给同学们听,得到了吴老师的充分肯定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正是这堂课在汤汤的心底种下了一颗精神的种子,使她得以抵达心中的诗和远方。汤汤笑谈道:“这堂课后,我一下子就有点儿自信了。”

后来,这份自信又促使汤汤加入了学校的热风文学社。汤汤说:“我经常投稿。有一天路过橱窗的时候,我眼睛一瞥,看见橱窗里有我的一篇文章。哇,那时候我吓了一跳!” 这份母校的肯定进一步增强了汤汤对写作的信心。虽然彼时的汤汤,还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作家,但她已经打心底里觉得阅读可以带来许多安慰,写作能够收获很多快乐。汤汤感慨道:“若干年后的某一天,当我开始创作的时候,所有在母校读过的书都成了我写作的营养,我非常感谢吴旬初老师、热风文学社,以及金华师范学校的图书馆。”在母校的书海中,汤汤实现了对自我的探索,完成了一次从自卑到自信的飞跃。

     

教学与童话的融合

从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到享誉全国的童话作家,再到浙师大人文学院的教授,汤汤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转折和惊喜。

回忆起童话创作的初衷,汤汤坦言自己起初对写儿童文学作品并无太多兴趣,只是想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的语文老师。在小学执教的第七年,浙师大蒋风教授的儿童文学讲习班在汤汤所工作的武义县开课,校长要求每位语文老师都必须参加。百般不情愿的汤汤硬着头皮去上课,却在短短几天的课上对儿童文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兴趣,新世界的大门向汤汤敞开了。原来,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文字的温暖、思想的深邃、情感的渗透力、故事的张力是能直抵心灵的。之后,汤汤萌生了自己给学生们写故事的想法,开启了儿童文学的创作之路。她笔下的童话故事不仅吸引了学生,也让日常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孩子们出于对故事的渴望,更加认真学习语文。“童话给了我很多很多童话一样的礼物。”汤汤的坚持和热爱让她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2018年之后,她的作品更是走出国门,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

                     

           

   

人民教师的使命感是促使汤汤创作的起点,离开课堂之后,汤汤在工作室中安心创作,虽然生活更悠闲了,但创作力也有所下降了。于是,在浙江师范大学的邀请下,她站上浙师大讲坛,在与大学生们的互动中,汤汤感到自己的创作力和对生活的激情重新焕发。她认为,童话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学也在滋养着童话的创作,童话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热爱和天赋的交响

17年不间断的创作,汤汤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汤汤指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不需要坚持的,不必拘泥于世俗的眼光,“不够多才多艺的局限,恰恰塑造了独特的我”。因此,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把它做到最好,才是最重要的。汤汤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擅长之处,应该扬长避短,而不是盲目追求取长补短。“在充满局限的生命中,找到自己的热爱,成为独特的自己,生命必将走向开阔和有趣”,这是汤汤给所有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小教本211班的王霄萍同学在访谈后发表了她的感悟:“汤汤老师用自己的童话之笔点亮了班上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继而点亮这个世界、这个时代。作为一名师范学子,我会坚持自己对教育的热爱,积极在学习生活中锤炼自己、提升自己,像汤汤老师一样,在局限的生命中把人生之路走得更有高度,更有广度,更有温度。”

老天不会辜负任何一颗渴望成长的心灵。”校友汤汤的故事,不仅是一名教师的文学之旅,更是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自我发现和坚持,实现自我价值的生动案例。每个人皆是潜藏于浩瀚宇宙中的璀璨星辰,其光芒的绽放,并非在于外界赋予的辉煌,而在于内心深处那份对热爱的执着追寻与不懈坚守。唯有如此,方能在各自的星域里,绽放出独一无二、照耀寰宇的华彩,实现自我价值的至高升华。

(责任编辑:索奕双,盛泽红,王璐)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