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产学研训创

踏千山、尝百草,跨越半个世纪的专业传承与标本捐赠

作者:周新阳 张慧芳发布时间:2024-10-21浏览次数:253文章来源:医学院

近日,在医学院中药标本馆举行了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专业传承与标本捐赠仪式。医学院(原金华卫校)中药学专业7201班毕业生鲍青云代表校友向学校捐赠了他们首次上山采药精心制作和保管的腊叶标本,并讲述了标本的制作和保管过程。

             

          

据了解,本次捐赠的腊叶标本计137份,涉及67科、110属,系当时中药学专业7201班2组同学在1973年采集的,在毛爱女、丰先荣、鲍青云等校友历经51年的精心保管下,标本仍旧栩栩如生,既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又承载了校友浓浓的情意。

踏千山、尝百草,坚持把课堂搬到大山里,每一届中药学专业学生上山采药两周的传统,医学院已经保持了52年。

               

            

这几日,在风景秀丽的磐安县盘峰乡榉溪村,一群来自医学院中药学2023级的学生们在此集结。他们头戴黄头盔、身着登山服,在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下,一人一锄,结队走进深山,开始了一场为期两周的药用植物野外资源考察实训,去寻觅散落在大山里的各种道地中药材。

山路崎岖,同学们兴致却很高昂,或并肩漫步于山野小径,或弯腰穿梭在密林深丛,沿途寻找、辨识各种中草药,探讨、交流药用价值。上山途中,种类丰富的本草植株映入眼帘,望着一株株熟悉又陌生的植物,同学们纷纷瞪大眼睛,回想着课本上的知识。

                

                

据中药学专业教师介绍,在两周的实训时间里,要求学生能识别300~400种药用植物,不仅要掌握其形态特征、分类鉴别、生态生境、性能功效、用法用量,还要学会熟练区分容易混淆的中草药品种,以防发生误用事故。

走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医学院中药学专业很多优良传统被继承了下来,“上山采药”则是最有特色的传家宝。在浙江省,天目山、雁荡山、天台山、大盘山、仙华山等每一座高山,都留下了师生们的“寻宝”足迹。

(责任编辑:周飞腾)
上一篇:下一篇: